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脱贫攻坚精准管理模式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专责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央、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桂扶领发〔2016〕4号)关于建立精准管理模式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管理,现就建立脱贫攻坚精准管理模式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战略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在精准识别基础上,加大精准帮扶力度,严格按照精准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开展精准管理,自治区、市、县(市、区)、乡(镇)、村五级建立“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带奔小康”的精准管理模式,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结合扶贫信息大数据平台建立动态管理系统)的方式,直观展示脱贫攻坚的目标重点、责任主体、帮扶措施、资金投向、项目进展、脱贫成效,增强脱贫管理的方向性、精准性、实效性,加快脱贫摘帽步伐,确保贫困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具体内容
(一)挂图作战。
“挂图作战”,就是围绕脱贫攻坚总目标,制定今后脱贫攻坚计划,明确攻坚方向、各段任务、实施路径、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倒排工期,制作脱贫攻坚作战图,标明脱贫攻坚的时间表和主要路径,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意识,营造决战攻坚的氛围,接受各方指导监督,引领脱贫攻坚扎实、高效推进。
自治区精准脱贫攻坚作战图用图表结合的方式,展示贫困概况、指挥机构、脱贫攻坚计划、脱贫攻坚示意图(包括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贫困县摘帽计划年份)、实施途径、具体措施等内容,以及资金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等方面内容。(详见附件1)
各市、县(市、区)、乡(镇)、村精准脱贫攻坚作战图可参照自治区精准脱贫攻坚作战图制作,也可根据工作实际制作,尽可能详细地标识相关信息。
同时,依托自治区扶贫信息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天地图”、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动态脱贫攻坚作战图,通过计算机操作,实现可即时层层链接标识和展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相关信息,资金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等方面的具体信息,贫困户的具体位置、房屋现状图、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成效、计划脱贫年度、帮扶主体信息,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对比变化等信息。动态脱贫攻坚作战图“每季度小更新、半年大更新、年度全更新”。
(二)清单管理。
“清单管理”,就是围绕落实“八个一批”、“十大行动”以及“二十个配套文件”,列出具体的工作清单,并详细标明具体工作内容、数量质量、完成时间、责任主体,下单作业,逐项落实、检查、考评和验收;工作清单与同级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对接,实行数据双向同步动态调整校正,推动脱贫工作从定性向定量、由模糊向精细转变。
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可参照《 20 年脱贫攻坚“清单管理”情况表》(附件2)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
(三)滚动集成。
“滚动集成”,就是按照作战图和管理清单逐项推进脱贫工作的同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滚动完善脱贫计划和工作措施,滚动实施脱贫项目和工作任务,滚动集成脱贫成果和工作经验,确保整个脱贫攻坚战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积小成为大成,不断夯实脱贫基础,持续拓展脱贫成果,为精准脱贫创造可靠条件。
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可参照《 20年脱贫攻坚“滚动集成”情况表》(附件3)对重点工作成效及经验进行管理。
(四)精准摘帽。
“精准摘帽”,就是对各地、各时段、各项脱贫工作进行过程跟踪、动态监测、年度评估和效果考核,对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开展精细的验收工作,按照贫困退出机制,逐一摘帽销号,留底存档,确保如期精准脱贫。
自治区、市要实时掌握辖区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指标的进展情况,通过《20 年脱贫攻坚贫困县“精准摘帽”情况表》《 20 年脱贫攻坚贫困村“精准摘帽”情况表》《20年脱贫攻坚贫困户“精准摘帽”情况表》(附件4、5、6)对相关指标进行管理和展示。
县(市、区)、乡(镇)要实时掌握辖区内贫困村、贫困人口指标进展情况,通过《20 年脱贫攻坚贫困村“精准摘帽”情况表》《 20年脱贫攻坚贫困户“精准摘帽”情况表》(附件5、6)进行管理和展示。同时,贫困县还要具体掌握本县摘帽“九有一低于”的具体指标进展,通过《 20年脱贫攻坚贫困县“精准摘帽”情况表》(附件4)对相关指标进行管理。
行政村要实时掌握贫困户“八有一超”的具体指标进展,通过《20 年脱贫攻坚贫困户“精准摘帽”情况表》(附件6)进行管理和展示,还可参照《 村20年贫困户基本情况、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情况一览表》(附件7)对每一户贫困户基本情况、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情况进行管理和展示。同时,贫困村还要具体掌握本村摘帽“十一有一低于”具体指标进展,通过《20 年脱贫攻坚贫困村“精准摘帽”情况表》(附件5)进行管理和展示。
(五)带奔小康。
“带奔小康”,就是按照脱贫标准认定贫困户脱贫后,还要对脱贫户继续扶持和跟踪观察3年,其中继续扶持2年,脱贫户在继续扶持期内享受有关扶贫政策,然后再跟踪观察1年,给予发展生产等方面的指导,这3年内对脱贫户仍然实行“一帮一联”和“一户一册一卡”制度,3年稳定脱贫后销号留档。通过政府的继续帮扶、跟踪指导,以及脱贫户自身的辛勤劳动实现致富,与其他群众一道共同进入小康生活。
市、县(市、区)、乡(镇)、村要实时掌握辖区内脱贫户情况,可参照《20年脱贫攻坚“带奔小康”情况表》(附件8)进行管理和展示。同时,行政村还可参照《 村20年脱贫户扶持跟踪情况表》对每一户脱贫户扶持跟踪情况进行管理和展示。
“挂图作战”主要通过图表结合的方式,“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带奔小康”主要通过表格化呈现的方式进行管理,并视情况上墙展示。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专责小组须于每年4月10日、7月10日、10月10日和次年1月10日按表格说明要求,更新相关图表、数据报自治区扶贫领导小组综合协调专责小组。依托自治区扶贫信息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动态管理模式后,相关图表、数据实现网上填报、自动生成、同步更新,通过计算机操作可层层链接展示脱贫摘帽相关指标和重点工作进度等。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准管理模式建立工作,将其列入年度脱贫攻坚重要议事议程,严格按照自治区的要求抓好落实。主要负责同志对精准管理模式建立工作负总责,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督促;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抓,协调推进精准管理模式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精准管理模式的建立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鼓励创新。坚持突出特色、突出实效原则,鼓励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完成自治区“规定动作”的同时,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大胆探索创新,精心设计一些“自选动作”,使精准管理模式更具特色、更加实用。
(三)广泛宣传。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宣传建立精准管理模式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协调专责小组要对在建立精准管理模式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宣传、大力推广,树好典型。
(四)严格督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适时对各级各部门建立精准管理模式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力、推进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时整改。
